比亚迪在产品规划方面还是非常有远见的,很早开始就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当其他品牌还在推出全新燃油车型的时候,比亚迪已经积极布局混动、纯电的新能源车矩阵。其中王朝家族更是涵盖了几乎全矩阵车型,之后随着DM-i车型的陆续发布,王朝家族的实力再次得到了全面增强,大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不过,比亚迪并不局限于此,为了照顾到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让产品线变得更加丰富,比亚迪继续推出EV版纯电车型。而今天我们试驾的主角就是在4月刚刚上市的比亚迪宋PLUS EV,看看新车在搭载了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之后,整车在实力表现上到底如何。
前脸外观上,宋PLUS EV采用了EV车型专属封闭式前脸设计,辅以全新的前包围和黑色装饰条的装点,带给车头很强的层次感和运动气息。两道狭长型的锐利大眼与粗大的贯穿式镀铬条,在视觉上形成一个整体,成功拉升了前脸的视觉宽度。
车身侧面,上腰线由车头大灯一直延伸至尾灯,宛如龙游天际,让车身更显修长美观。而下部腰线营造出良好的曲面造型,在光线的映射下彰显出极佳的立体感。
值得一提的是,同级绝无仅有的超宽一体冲压引擎盖,与腰线接缝完美对接,充分展现比亚迪国际造车工艺水准。车身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705×1890×1680mm,轴距为2765mm。
宋PLUS EV的尾部设计简洁大方,在细节工艺上呈现出良好的精致感,长达1011mm的高位制动灯,贯穿嵌入的扰流板灯条,再加上贯穿式龙爪尾灯和贯穿式的镀铬饰条,使得整车的层次感显得尤为分明。
进入车内,能够深刻感受到内饰所散发出的“简约而不简单”的气韵,配上日蚀蓝+苍穹灰的新能源车的专属内饰配色,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美好体验。而且营造出多层悬浮的视觉效果,悬浮感由中控面板延伸到两侧,悬浮式方向盘、12.8英寸旋转悬浮中控屏、风琴式悬浮出风口等都体现其悬浮理念,氛围灯漫反射营造出的双层悬浮效果,让内部空间更显自然与美观。
宋PLUS EV的智能网联配置尤为出彩,中控台上方12.8英寸的可旋转悬浮液晶屏,融合比亚迪DiLink 3.0智能互联系统,功能表现非常的丰富。就像一部智能手机,所有APP小程序都能安装,而且K歌、导航、刷抖音更是样样在行。同时,加入了比亚迪的手机NFC车钥匙等黑科技功能,为用车带来了更多便利,而且系统还支持OTA在线升级。
同时,搭载的科大讯飞智能语音系统也给小编留下深刻印象,一句“你好,小迪”就能顺利唤醒车机为你服务。响应速度非常迅捷,车主随时都能发出指令,车机也能快速地去执行,比如“打开空调、播放音乐、设置导航”等等,让车主在驾车途中无需动手调整,这也大大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
驾乘方面,这次新车带来了一体式龙脊座椅,采用了悬浮式头枕、细腻优雅的装饰线,以及主驾8向电动调节、座椅通风加热、座椅记忆等功能,带来极强的尊贵感。此外,松软的座椅填充和贴合身体曲线的出色支撑性,让乘坐更加地舒适自在。
除了全面照顾到主、副驾驶之外,对于后排乘客同样做了全面考虑。后排使用了28°最佳的乘坐舒适角度,带给乘客头、肩、腰全触点支撑,加之后排纯平底板,打造真正的后排标准三人座。
宋PLUS EV的车内储物空间在同级别中表现十分优异,无论是前后门板、手套箱、扶手箱,都有着十分宽大的空间表现。
宋PLUS EV搭载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280N.m。动力电池使用了行业领先的刀片电池,并采用与当家旗舰汉EV相同的电池智能温控管理系统、分布式动力电池管理和脉冲自加热系统,在技术实力的全面整合之下,实现了宋PLUS EV 505km的真续航。除此之外,宋PLUS EV还搭载了90千瓦极速快充,从30%充到80%仅需30分钟,出色的充电速度,可以大幅降低消费者的里程焦虑。
这款新车在起步加速方面非常的迅猛,踩下踏板的那一刻,动力瞬时喷薄而发,0-50km/h加速时间仅为4.4s,因此能够感觉到明显的推背感。前期动力加速的响应十分积极,当时速超过100km/h后,动力的输出就变得比较平和,要加速超车的话需要多一点耐心。
宋PLUS EV带来ECO、NORMAL、SPORT三种驾驶模式,ECO主打节能表现,频繁启停同样能节能保电。NORMAL模式,主打动力平顺,适合日常出行。SPORT模式,强劲性能释放,感受纯电加速的爽快感。
在底盘表现方面,宋PLUS EV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设计,悬架整体表现不错。整体的调教还是以家用舒适性为主,同时也保留着的柔韧性和扎实感,无论是高速过弯,还是紧急变线,整车侧倾都控制比较好。滤震干脆而又支撑出色,开起来有着德系豪华车的质感。
试驾总结
比亚迪经历多年的发展,总是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能够把一台搭载同级领先的刀片电池纯电车型售价控制在20万元以下,已经可以赢得台下的掌声。而在产品力上,亮眼的外观设计、丰富的科技配置和出众的驾控品质,同样也延续了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良好口碑,有着如此突出的实力,相信宋PLUS EV也一定可以在市场中大展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