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在2018年引爆国内银幕的那部科幻巨制《头号玩家》吗?人类只要戴上VR眼镜,穿上传感设备,就能进入一个被称为“绿洲”的虚拟时空中,可以扮演自己想要的角色。无独有偶,在今年上映的《失控玩家》中也看到了相似的虚拟场景,在虚拟数字所打造的虚幻时空里,玩家同样可以做一些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事情。
这样一种脱离现实,塑造出来的虚拟乌托邦世界被称作“元宇宙”。而元宇宙的概念最早出自美国科幻小说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小说中的主人公戴上目镜和耳机,连接上电脑就能进入一个虚构空间。它平行于现实世界,却有一套相似的运作规则——土地可以开发,做生意需要钱和许可证,人们在那个世界里有分身,可以娱乐、交易、生活。这个设定也给后来的科幻电影创造出了灵感,早期的《黑客帝国》中矩阵模拟人类世界也是来自元宇宙的设定。
谁又能想到30年后,这个元宇宙会成为最火的概念之一。上个月,社交媒体脸书宣布5年内,拟在欧盟国家雇用1万名高技能人才打造“元宇宙”。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甚至表示,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结构。“元宇宙”概念在引发广泛讨论的同时,从资本圈到科技圈、学术圈再到政府层面,各界人士都对“元宇宙”表现出热切关注。
对于智能化高度集中的汽车行业也正在构筑起属于他们的数字世界,正如一位资深车联网行业专家所言,车企要做的是在虚拟世界“打捞”更多的用户。在今年10月的慕尼黑IAA国际汽车展上,宝马推出了JOYTOPIA平台,人们可以在创建虚拟化身来观看演出,角色可以跳舞和人群冲浪,还可以从多个不同角度观看乐队的表演并靠近舞台。
同时,我们也看到长安福特、现代汽车和上汽集团都用自己的方式开始进入元宇宙领域,包括宣传“解锁惊艳元宇宙的终极密钥”,发布体验游戏,还有抢注商标。提到抢注商标,近日,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多项“小鹏元宇宙”商标,国际分类涉及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科学仪器,目前商标状态为商标申请中、等待实质审查。由此可见,走在科技前沿的汽车厂家们,已经在为元宇宙的未来早做布局和打算了。
而在众多车企中,当下最接近元宇宙构思的还属智己汽车,在“IM 智己”APP上,其推出了“原石谷”的概念,有人称它是元宇宙的初级阶段。用户可以在“原石谷”里拓荒原石、积攒积分、升级装备、进化车辆,获取“原石”的方式有两种,“里程式开采”和“养成式开采”。这和不少年轻族群所喜爱的网络游戏、手游和电竞十分相似,不过智己汽车将虚拟与现实做了结合与贯通。
在现实世界中,车辆行驶里程所贡献的行驶数据,会计入参与里程开采的数据池中。用户行驶里程越多,贡献的数据越多,在虚拟世界中的数据权益和收获的“原石”也就越多。然后,再回到现实世界,通过收集和积累的“原石”可以兑换各类硬件或OTA服务。智己汽车方面表示,随着“原石谷”运营体系的逐步完善,未来“原石”还将拥有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
那么除了要“捞取”更多的年轻用户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促使车企不断往元宇宙的概念靠拢?因为,在多年的发展之后,汽车行业的内卷与同质化已相当严重,如何做出不同的东西,形成差异化成为不少车企所追求的目标。
而元宇宙这个概念听上去就十分高端,有着影视作品的宣传,大家对它的了解程度也较高,对于希望向科技公司转型的车企来说,介入元宇宙再合适不过。同时,新鲜的概念也会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期待值,也将直接反映在市场表现上,这种概念的开放与根植更容易实现市场兑现。
写在最后:
元宇宙的打造可谓是一个宏大的“工程”,对于当下车企而言,其实还是更应关注汽车制造和技术发展这些根本性东西。例如,智能制造、续航里程、电池安全、自动驾驶等,元宇宙应该建立在这些底层基础之上,而不是空中楼阁那样没有根基,变成一种炒作热度的营销手段。作为消费者,还是希望各家车企先把“地基”打扎实,然后再和我们讲一个有趣的“元宇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