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车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我们是认真的!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入股爱驰汽车0.37%意欲何为?滴滴:其实我在下一盘大棋!
发布时间:2021.02.01 来源:车市风景线 人气:0

最近这段时间放眼看车圈,满屏满目都是造车新势力的相关新闻,市场上大家也都追着新能源跑。新势力三强的股价已经疯涨,就算是在2020年露个“小脸”的恒大汽车市值都已经逼近4000亿港元,“风口”一旦打开,势必就形成了波涛汹涌之势,拜腾、爱驰、零跑,甚至刚刚与吉利汽车达成战略合作的FF都开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前期布局,感觉2021年那些存活的、幸存的、“复活”的新势力们即将开启新一轮的市场角力。


而凭借网约车起家,并说过不会亲自下场造车的滴滴,却有一个无比宏大的梦想:在未来的十年时间中,在全球范围内服务20亿用户,满足用户50%的出行需求,并推广超过1000万辆共享新能源汽车。

滴滴积极在各大新能源车企和配套产业链上“纵横捭阖”,联合北汽、博世、比亚迪等31家来自汽车制造、零配件制造、新能源、数字地图、车联网等领域的企业,组建洪流联盟。目的是以开放和赋能为核心,广泛与汽车全产业链合作,共建汽车运营商平台。

1月26日,启信宝的数据显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股权发生变更。该公司新增股东上饶市滴滴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合盛新动能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中上饶滴滴持股0.37%,出资308.15万元。山西合盛持股2.9%,出资2403.6万元。至此,爱驰汽车注册资本增至约8.3亿元,增加3.38%。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滴滴与爱驰汽车已有联系。据了解,滴滴创始人程维来自江西上饶,而上饶正是爱驰汽车工厂所在地;2017年,滴滴在上饶自建全业务全流程监控和调度中心(TPCC);2019年,滴滴与爱驰汽车共同投资过车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四维智联。

滴滴为何选择入股爱驰?这背后也是企业做了全面的分析和考量,相比新势力头部“三强”蔚来、小鹏和理想,他们融资实力突出,且背后都有较大的大股东或者势力范围,滴滴要想介入难度很大。而爱驰作为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目前进军欧洲市场,同时在筹备上市,是最近的热点话题。


不过,滴滴此次注资308.15万元,相当于上海一套40平左右一室户的售价,这对于持续“烧钱”研发新产品和市场推广的爱驰汽车而言只能算杯水车薪,起不到很大的重要。不过,爱驰有可能借助滴滴的入资,更方便地打开其后的融资渠道也是有可能的,毕竟在2019年5月,爱驰汽车获得江西省发展升级引导基金旗下的明驰基金10亿战略融资。此后,便没有任何关于融资的消息传出。


反观,滴滴这样的注资举动,更像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入局,也可以看作是“投石问路”的一种手段。因为爱驰汽车在销量表现和造血能力方面确实比较欠缺,2020年的成都车展上,付强称“爱驰要活下来,今年需要完成1.3万辆的销量”。随后,爱驰汽车内部开始实行高管“全员带货”、“全员营销”,并一度将其与高管和员工的绩效收入挂钩。此后,爱驰汽车还拿到了部分欧洲的出口订单。但据全国乘联会的数据,2020年爱驰汽车累计销量仅为2600辆,没有完成设定目标。同样是在去年9月,付强曾向媒体表示,爱驰汽车的B轮融资即将关闭,在IPO(科创板)之前还将进行一轮融资,通过融资来完善投资人结构。但其后B轮融资也一直没有任何的消息传出。

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滴滴可能会以“小步慢走”的方式给爱驰融资,可能会有第二笔、第三笔的投资,协议中可能会有后续的安排,滴滴可能会根据爱驰阶段性的发展进行投入,这也是相对稳妥和理性的投资方式。


新能源是未来的方向,也是国家从战略层面上大力推进的事宜,目前中国高度依赖国外的石油进口,对石油的依赖度冲到了70%的红线以上,这也影响到了国家的能源安全领域,一旦出现石油断供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发展新能源可以有效摆脱对石油进口的过度依赖。这样来看,滴滴目前的一系列布局也是从经济和政治层面的解读。


而且滴滴手里还有一张王牌——自动驾驶技术,滴滴出行的自动驾驶项目从2016年开始,历时4年多,已经开始落地应用。据了解,2020年5月,滴滴自动驾驶宣布完成软银愿景基金领投的5亿美元融资,为当时国内自动驾驶领域单笔最高融资,随后的6月底,滴滴自动驾驶在上海推出自动驾驶载人示范项目。

一旦滴滴自动驾驶技术成熟落地,那么企业就有更大的筹码去和新能源车企、新势力车企谈判,甚至可以通过技术入股的形式去整合资源,打造它的共享新能源汽车运营平台。

写在最后:

但无论如何,加上此次投资入股的爱驰汽车,目前滴滴在形式上已至少与4家车企在造车方面达成合作,这显示出滴滴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战略正在一步步推进。滴滴作为轻资产的出行平台,对车辆的需求非常大,如果选择造车,会加重成本和负担。所以滴滴通过“避重就轻”的方式,以入股和技术合作的形式广泛开展和车企的合作应该才是企业的前进方向。